当前位置:首页>学术传承>乔振纲学术思想


【乔振纲老中医治疗心病重症经验浅析】

字体【    发布时间:2019-03-28    文章来源:乔俭(乔振纲学术继承人)整理
 

  1.重益气,首推人参莫比:气是体内各脏腑得以正常工作的动力,尤其是心脏。心,所以能从胚胎形成之时起就开始最初的跳动,靠的是元气的激发。继之,在气的温煦和气“能”作用下,搏动不息,夜以继日,推动血液运行,维持血液循环,向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必要营养,成为耗能最大、工作最累、保障人体基本生命的最重要的“君主之官”。可见心脏能否正常工作,取决于“气”的激发、温煦和推动。若劳累过度,体力严重透支,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;或操心过度,作息无常,长期睡眠不足,心脏得不到休息;或大量饮酒,或热毒侵及,暗耗心之气、阴;或喜怒无常,气机郁滞,或痰湿内蕴,胸阳不展,致心脉瘀阻,使心脏本体得不到正常营养;或因它脏患病日久,祸及近邻,直接影响及心,如此等等,均可损伤心气,使其功能失常,出现心悸、怔忡、胸闷、气短、心区疼痛等症状,严重者致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。因此,对心脏病,尤其是对心之重症的治疗,必须强调和重视补益心气。补气药物中,惟人参具有“大补元气”,生津助阴,养心、强心,力宏效速的特殊功能,应毫不迟疑地、非他莫属地作为首选,拥以为君,为加强辽效,同时重用炙甘草辅佐。用之及时往往能力挽危逆,获起死回生之效。若伴高血压者,可用西洋参代替,或减少人参用量,另加适量西洋参并用。心悸(冠心病心律失常)案?王鬃,女80岁,灵宝市妇产科医生,2012年3月6日初诊。素患冠心病20余年,加重两年,经安支架及西药治疗,心区疼痛基本得到控制,但心悸更加严重,特转中医诊治。现心悸频发,稍动即作,伴胸闷、气短,乏力、神疲,纳呆、眠差。心电图提示:1.心肌缺血;2.频发室性早搏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黄;脉沉结代。证属心气、阴两虚,供血不足,脾虚胃弱,心神失养。治宜益心气,滋心阴,调脾胃,旺化源,宽胸气,养心神。处方:西洋参10克、丹参13克、黄精9克、麦冬15克、辽味9克、云苓30克、炒枣仁30克、元肉7克、生地15克、麻仁15克、全瓜蒌9克、降香5克、砂仁9克、内金10克、焦三仙各13克、佛手7克、远志9克、柏子仁9克、炙甘草25克。
  3月13日诊:服上药两剂,心悸即减轻,服完七剂,早搏完全消失,胸闷、气短、心悸诸证基本消失,纳食显增,睡眠转佳。以前患者只能呆在家里,不敢过量活动,现因精神明显好转,已决定隋子女到云南旅游。遂拟下方,予颗粒冲剂,随身携带,遵嘱冲服,以防过劳复发:西洋参、丹参、元参、麦冬、辽味、麻仁、柏子仁、生地、全瓜蒌、降香、内金、焦三仙、佛手、郁金、远志、百合、红花各1袋,云苓、炒枣仁、炙甘草各3袋。10剂,每天一剂。
  4月10日诊:经上治疗诸证基本消失,虽经旅游劳累,病情亦无明显反复,自觉神清气爽,要求继续颗粒冲剂巩固:西洋参、丹参、三七各2袋、麦冬、生地、麻仁、沉香各1袋、炙甘草3袋。20剂,每天一剂,早晚各冲服一次。
  2.宽胸气,瓜蒌、郁金最宜:心位居胸中,如果说心为“君主”,那么,胸即为心“君”定居的外围城廓,是人体的“紫禁城”。人体“紫禁城”的环境如何,直接关系到心“君”能否安宁,能否正常工作,而人体“紫禁城”的环境与“辅相”-肺有直接关系。“肺为气之枢”,肺气清肃,胸气才能清肃,肺气宣达,胸气才能舒展。因此,治疗心脏病必须联系到肺,注意并重视清肺、宣肺。这就不能不用瓜蒌。瓜蒌甘寒而润,主归肺经,善于清肺润燥,使肺能清肃;善化热痰,使肺气能宣,气道通畅;又具宽胸利气之能,所以用之最宜。基于中医整体观的理念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因此欲使肺气肃降、宣达,欲使胸气宽畅、舒展,也要联系及肝。临床实践证明,心脏病的发作多有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的因素。所以也要注意和重视疏肝解郁,使肝能疏泄,气机调畅。这就不能不用郁金。郁金,辛、苦、寒,主归心、肝经,本品善疏肝行气以解郁,并能活血祛瘀以止痛,与瓜蒌同用,堪称最佳搭配,作为“对子药”,在心脏病的治疗中宣肺宽胸,疏利气机,能有效改善心脏的周围环境,缓解症状,屡用屡效,百试不殆。当然,也要视病情具体情况,实时择选薤白、陈皮、细辛、降香、佛手等理气药合理搭配,此不待言,不必赘述。
  心悸(病态窦房结综合征)案.陈鬃,女,26岁,个体户,1999年8月26日初诊。患者两年来常心悸、胸闷,稍劳即作,曾先后就诊于省、市级医院,诊为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”,经用抗心律失常药物,心率一度恢复到48次/分,诸证亦有所缓解,一月前因感冒病情加重,再服西药无明显效果,遂转求中医治疗。刻诊:乏力、神疲,心悸、头晕,胸闷如塞,大便稀溏;舌质淡红,苔白滑润;脉沉结代;心电图查示:1.心动过缓,心率36次/分;2.Ⅱ?窦房结传导阻滞;3.房室交接性逸博心律。证属心气虚餒,胸阳不振。治宜益气养心,温振胸阳。处方:红参13克、麦冬10克、生地9克、麻仁9克、川芎9克、全瓜蒌9克、阿胶9克、云苓30克、桂枝9克、炙甘草15克。每日一剂,水煎服。 9月12日诊:连服上方15剂,心悸好转,早搏次数稍减,但心率未明显提升,每分波动在45次上下,且胸闷如旧。细究其因,乃阴邪弥漫,阻遏心阳所致。再治应重加温阳,俟阴霾之邪廓散,胸阳得以伸展,心阳重获活力,心率自可复常。遂宗上方,祛生地、,加麻黄、附子各9克、细辛3克,水煎续服。 10月12日诊:上方服至28剂,心悸、胸闷基本消失,精神转佳。心电图查示:1.息率63次/分;2.偶发室性早搏(每分2-3个)。既获显效,仍以上方为宗,间或加当归、龙眼肉、五味子等养血敛阴之品,续服月余,早搏完全消失,心率升止65-74次/分。追访半年无恙。
  3.通血脉,定选桃、红、三七:中医认为,心主血脉,心与血脉相连属。此言看似简单,却向我们昭示着医学科学上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,即:心与其相连属的“脉”,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,在这个系统中,心居主导作用,但心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,与脉管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。二者在生理上互相配合,在病理上相互影响。若心气虚弱,甚或心力衰竭,鼓动无力,血脉难于充盈,影响全身供血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肢体麻木等症状;反之,若气机郁滞,血不畅行,或痰湿內蓄,沉积脉管,脉道不利,久而血脉瘀阻,直接影响心之供血,出现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心区疼痛等症状。临床实践告诉我们,心脏病,尤其是重症心脏病,大都伴随有血脉瘀阻的病理因素。因此,对重症心脏病的治疗,要特别注意和重视疏通脉管。而最能担当活血通脉重任的莫过于桃仁、红花、三七。先贤王清任遗留的血症名方“血府逐瘀汤”中就有桃仁、红花,至于参三七,向被视为活血散瘀之圣药,大量临床实践证明,本品能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且有一定强心作用,与桃仁、红花相伍配合,能活血宣痹,通脉止疼,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疼的治疗,辄用辄效,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。
  胸痹(冠心病心绞痛)案.陈鬃,男,76岁,河南科技大学教授,2006年4月29日初诊。素患高血压、冠心病近30年,常心前区疼痛。1998年曾于北京阜外医院安放支架,2004年又经洛阳市中心医院行搭桥术,两次化费10多万元,病情未根本缓解。现心区闷疼,每日疼痛40余次,稍劳累或稍活动疼痛即作,甚则绞疼难忍,以至于不敢下楼,上下二楼也要歇几歇,伴乏力、胸闷、气短。EKG查示:1.陈旧性心肌梗塞;2.心肌左侧壁缺血。舌质紫暗,舌苔薄白。脉沉结代。证属心气虚弱,胸阳不展,心血痹阻。治宜益气养心,温阳宽胸,活血宣痹,通络止疼。处方:红参13克、丹参9克、麦冬10克、五味子9克、川芎9克、赤芍15克、郁金9克、全瓜蒌9克、薤白9克、三七粉7克、细辛4克、元胡15克、降香5克、檀香5克、山楂13克、炙甘草15克。七剂水煎服。
  5月6日诊:显效,心绞疼次数明显减少,减少到每天二十余次,疼痛程度亦有所减轻。现仍乏力、胸闷、气短。治仍宗上方化裁:西洋参13克、丹参10克、麦冬13克、五味子9克、云苓30克、炒枣仁30克、三七粉7克、全瓜蒌9克、降香5克、檀香5克、细辛4克、桃仁7克、红花9克、巴戟天15克、山萸肉9克、炙甘草15克。
  6月3日诊:宗上方,稍加出入,续服20余剂,心绞疼次数及程度均继续减轻,精神明显好转,已能轻松上下二楼,可自行洗浴。近因受凉致咳嗽,多白痰。治在益气养心,温阳宽胸,活络止疼的基础上,兼以温宣肺气,化痰止嗽:红参10克、丹参9克、沙参9克、麦冬13克、五味子9克、陈皮13克、半夏9克、云苓30克、炙冬花13克、苏子9克、炙麻黄7克、杏仁9克、川贝7克、全瓜蒌9克、薤白9克、细辛4克、降香6克、元胡15克、炙甘草5克。五剂水煎服。
  6月9日诊:咳嗽已止,心绞痛续减,治仍宗首方化裁:西洋参9克、红参7克、麦冬13克、五味子9克、川芎9克、郁金9克、全瓜蒌9克、薤白9克、元胡15克、三七粉7克、细辛4克、降香5克、桃仁7克、红花10克、砂仁9克、焦三仙各13克、炙甘草15克。
  7月13日诊:上方为宗,隋证加减续服30余剂,心痛次数已减止每日3-5次,且程度轻微,瞬间即失,胸闷、气短均明显减轻。继投上方十剂。
  7月25日诊:上药尽剂,心疼完全消失,精神复常,已能独自步行十余里,到郊区观光、垂钓。病既痊愈,为巩固疗效,遂以首方七倍用量,共为细末,装胶囊,每服七粒,每日两次,饭前冲服,续服两月。嘱其勿过劳,莫生气,饭菜宜清淡,食量勿过饱;并特别叮嘱:心脏病怕寒冷,冬天易发作,秋后转凉时一定提前来诊,复用中药调理,以防患于未然。
  2007年3月6日诊:患者来诊时首先道歉,曰:“去年七月以后,一直很好,自以为病已完全治愈,所以没听你的话,秋后未来复诊,果不其然,近因天气特别寒冷,病又复发”。刻诊:心区频繁疼痛,每天疼20余次,多为闷疼,时呈绞疼,伴乏力、气短、心悸,食量较少,睡眠欠佳,二便尚可。再治仍以益气养心,温阳宽胸,活血宣痹为主,兼以健脾和胃,宁心安神:西洋参13克、丹参13克、麦冬10克、辽味9克、云苓30克、炒枣仁30克、全瓜蒌10克、薤白13克、桃仁7克、红花10克、三七粉6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3克、砂仁9克、远志9克、焦三仙各13克、合欢皮30克、夜交藤30克、炙甘草15克。
  上方为宗,隋证加减,又服40余剂诸证皆失,再次治愈。追访两年一直无恙。2010年11月因感冒合并肺炎,住进某大医院,高烧多日不退,继发心衰,经抢救治疗无效而亡。
  4.若心衰,温阳利水必须:心脏病,若已发展到心衰阶段,心气、心阳均已极其衰微,由此而血行不畅,气化无力,水湿潴留,出现全身浮肿,口唇青紫,胸闷、喘促,心悸、气短,端坐呼吸等证状。由于水湿潴留,滞塞脉络,使血液运行更加不畅,加重血脉瘀阻,不但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供血,而且加重心脏搏动射血的压力,陷入“水气凌心”的危险境地。其病机,显系本虚标实之证。固本方面,除重用人参益心气外,当急用附子温真阳。因心属火,心气只有在阳气充盛,在阳气的激发、温煦和推动下才能搏动有力,完成泵血的功能。 在治标方面,当以利水除湿为急。而要利水除湿,也必须首先温阳。因水湿属阴邪,阳能化气,阳气充盛,气化有力,水湿才能蒸化,加之于同用白术、茯苓健脾运湿,猪苓、车前子利水排湿,则水湿潴留可除,解除了水湿之邪对心脏的威胁,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。常用参附汤合真武汤化裁。
  心悸、喘促(急性心力衰竭)案?朱鬃,男,72岁,深圳市居民,2012年,4月17日诊。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15年余,经常咳喘,近半月来心悸频发,伴喘促、呼吸困难,曾求诊于深圳х大医院,服药10余日,病情不减,反逐日加重,恰逢余飞赴广州出诊之际,其外甥担心舅舅病情重笃,恐危及生命,特备座骑邀余前往诊治。刻诊:自觉胸闷、心悸,喘促,端坐呼吸,不能平卧,不时咳嗽,痰粘稠,难以咯出,小便较少,大便不畅。检查:下肢高度浮肿,按之凹陷不起;舌质暗红,舌苔滑腻;脉沉细数,频显间歇。证属心气虚弱,血行受阻,痰饮蓄肺,宣肃失常,气化不利,水湿潴留。治宜益气强心,化痰宣肺,利湿逐饮,宽胸理气。处方:白人参10克、沙参13克、丹参12克、陈皮10克、姜半夏9克、制附子9克、云苓30克、白术15克、猪苓30克、车前子30克、泽泻30克、炙冬花15克、炙麻黄6克、杏仁9克、苏子9克、全瓜蒌9克、降香5克、佛手9克、炙甘草15克。3剂,每天一剂,上、下午各煎两次,每次水煎至160毫升,每服80毫升,上、下午各服两次。鉴于病情较重,嘱家属提高警惕,密切观察,限制饮水,预防感冒,并嘱三天后定汇报病情。
  4月20日电话告知,经服上药,尿量大增,下肢浮肿消褪,随之,咳喘及心悸、胸闷、呼吸困难均明显减情,已能平卧睡眠。疗效既佳,嘱其原方继服4剂。
  4月25日患者孩子发来信息告知:“我父亲现在好多了,基本恢复病前的状况,只是偶尔还气喘”,要求继续中药治疗。遂调方如下:红参10克、丹参10克、麦冬13克、辽味9克、云苓30克、全瓜蒌9克、杏仁9克、苏子9克、郁金9克、降香5克(后下)、白术12克、猪苓30克、车前子30克(纱布单包)、三七粉6克(冲服)、桃仁7克、红花10克、薤白9克、炙冬花15克、炙甘草15克。10剂水煎服。

版权所有: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
乔振纲工作室声明:网站所有学术性文章及肖像未经我站许可严禁转载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 豫ICP备10025230号

投稿邮箱:qzggzs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