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学术传承>乔振纲学术思想


【乔振纲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探析】

字体【    发布时间:2019-03-28    文章来源:乔俭(乔振纲学术继承人)整理
 

  本文所说的脾胃病,包括中医教材上的胃脘痛、腹胀、痞满、呃逆等。从西医方面讲,泛指上消化系统的诸如急、慢性胃炎,浅表性、肥厚性、萎缩性胃炎,贲门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胃下垂等多种疾病 。此类病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农村患病者尤多。乔振纲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,通过对本病的系统观察,深入研究,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,现总结、分述于后:
  一.分析病机,首辨实虚,寒热交错,明乎于心
  脾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胃脘疼、腹胀、呃逆、泛酸等。主要兼证有胁肋撑胀,或口苦、口淡,或便秘、便溏,舌质或淡或暗、或红或紫,舌苔或薄或厚、或白或黄或黑、或干或腻。《内径》曰:临证察色按脉要“先别阴阳”,那么,对脾胃病而言,所谓“别阴阳”,就是要首先分辨虚实和寒热。
  临床实践证明,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和寒热交错者为多,或以虚为主,兼挟实邪。或以实为主,兼有虚像。纯虚,纯实,纯寒,纯热者并不多见。其虚,以脾虚胃弱为主,或兼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血虚,或兼肺虚、肾虚;其实,多责之于气机郁滞,或气机逆乱,和痰阻、血瘀、食滞、寒凝、热蕴。属热者,必口干喜饮、口苦、口臭,舌苔黄厚,大便秘结;属寒者,必口淡无味,喜热饮,舌苔薄白,大便溏薄。
  就主证分析:1.胃脘痛。突然发作,疼痛较剧(或绞痛、或胀痛、或刺疼)者,多实;疼痛日久,其痛绵绵,或隐隐作疼者,多虚。2.腹胀。其胀且撑,敲之如鼓,拒按者属实;虽胀不撑,触之柔软而喜按者属虚。3.呕吐,外邪犯胃,或饮食停滞引起者,多实;中焦虚嫩,脾胃升降失常所致者,多虚。3.呃逆。呃逆初发,呃声高亢有力者,多实;呃逆日久,呃声低沉无力者,多虚。 若见于危重症后期,或年老正虚患者,其呃断续不继,呃声低微,饮食难进,脉沉微者,则是元气衰败之危候,应于警惕和特别注意。
  上述诸证见于青年人者多实,老年人者多虚;兼口干喜饮、口苦、口臭,舌苔黄厚,大便秘结,脉滑数者,属热; 兼口淡无味,喜热饮,舌苔薄白,大便溏薄,脉沉迟者,属寒。
明辨了虚实和寒热,治疗上即可把握病机,有的放矢:属实者,治以祛邪为主,或疏肝理气,或温中散寒,或清热和胃,或消导化滞,或化痰活瘀,或通腑润燥…;属虚者,或补中益气,或健脾益胃,或温补中阳,或养阴和中,或益气养血…。使治疗有章可循,有法可依,不至于杂药乱投,不至于误犯“实实虚虚”之戒。
  验案例举1.李鬃,女,73岁,青海省西宁市小学教师,2005年4月12初诊。患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已20余年,屡经中西医治疗未能根治,近年来逐渐加重,经他人推荐专程来洛求余诊治。刻诊:少气乏力,纳呆,每天主食量少者二、三量,多也难超半斤,伴呃逆,腹胀,咽干,便干;形瘦如柴,身高1.63米,体重仅45公斤;舌质淡红,光面舌;胃镜查示: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窦炎。证属脾阴不足,胃气虚弱,腑气不通,升降失常。治宜益气和中,滋阴养脾,健胃降逆,通降腑气。处方:太子参13克、辽沙参9克、石斛15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5克、桔梗9克、丁香7克、佛手7克、砂仁9克、焦楂13克、神曲9克、杏仁9克、麻仁9克、川朴9克、内金13克、炒卜子9克、田大云15克、大黄7克、炙甘草9克。生姜三片,红枣五枚。
  5月9日诊:服上方二十余剂,食欲稍稍改善,呃逆及腹胀稍减,大便较前明显通畅。再治仍以益气健脾,滋阴和中,调胃降逆为主:生黄芪15克、太子参13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5克、桔梗9克、丁香5克(后下)、焦三仙各13克、内金13克、砂仁9克(后下)、石斛15克、川朴9克、炒卜子9克、旋复花9克(单包后下)、炙甘草9克。
  6月28日诊:续服上方30余剂,食欲增强,食量增加,主食量已超半斤,呃逆及腹胀明显减轻,现大便时溏。治疗原则宗上,方药略调:生黄芪15克、太子参13克、白术10克、云苓30克、砂仁9克、山药15克、麦冬9克、乌梅9克、石斛15克、内金13克、广木香9克、元肉7克、炙甘草9克、生姜3片、红枣5枚。
  11月3日诊:上方稍事出入,续服120余剂,食欲恢复正常,每天主食量可达六、七量,呃逆、腹胀均失,大便转调,舌苔渐生,精神亦明显好转,体重增至50.6公斤。胃镜检查提示:胃窦炎已愈;萎缩性胃炎病灶较前明显好转。疗效既佳,嘱再服上方20剂收功。
  2006年5月患者特赠铜扁一款,上书“药到病除,名不虚传”, 表示感谢。称近年来一直无恙。
  验案例举2.高鬃,女,39岁,孟津县莲庄乡农民,1989年5月29日初诊。患者20年来,常胃脘疼痛,胃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均示“慢性浅表性胃炎”,屡服胃仙U、香砂养胃丸,口服庆大霉素等治疗,曾一度好转,一月前因贪食“凉皮”致病情加重。刻诊:胃脘持续疼痛,伴胃脘痞满撑胀,泛吐清水痰诞,恶心、口粘,纳呆、呃逆,大便溏不成形;舌质淡红,苔白厚腻,脉弦滑。证属寒痰停滞,脾胃失和,升降失降。治宜温中化痰,健脾和胃,升清降逆。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化裁:党参10克、陈皮9克、半夏9克、云苓30克、竹茹9克、白术10克、八月札15克、广木香9克、干姜5克、吴茱萸7克、白豆蔻9克、炙甘草6克。7剂,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6月6日诊:服上药后泛吐痰涎消失,呃逆停止,恶心、胃脘痛减轻,饮食有增。现胃脘痞闷胀满,口粘口苦,大便成形,但粘腻不爽;舌质红,舌苔黄腻,脉弦滑。脉证合参,说明中焦寒气得散,却有化热趋势,今痰热困遏中焦,阻滞脾胃升降,遂现是证。治宜化痰和中,辛开苦降之法:陈皮10克、半夏9克、云苓15克、枳实9克,竹茹9克,黄芩9克,黄连6克,吴茱萸6克,八月札15克,白术9克,蒲公英10克,砂仁9克,杏仁9克,白蔻仁9克,炙甘草6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  6月21日诊:连服上方14剂,脘腹痞闷胀痛基本消失,口苦口粘亦失,大便转调,惟时而泛酸,嗳气,遂宗上方去杏仁、白蔻仁、八月札,加柴胡9克,海螵蛸15克,川贝10克,继服。
又服20余剂,诸证皆失,追访半年,体健如常。
  二.辨证施治,立足整体,连及五行,疏肝肃肺
  “辨证施治”和“整体观念”是中医诊疗的特色和优势。前者,是治疗上的具体措施,后者是认识论上的宏观把握。基于中医整体观,脾胃病的发生,除本身原因外,与其他脏腑也有一定关系,特别是与肝、肺、肾的关系尤为密切。
  1.从肝而言,肝属木,主情志,疏泄气机。若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气失调达,“木郁克土”,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,则可出现腹胀、纳呆、呃逆等症;或气逆犯胃,化热化腐,可泛酸、嘈杂;或气滞日久,影响脾胃本身的血液循环,形成胃腑的局部瘀血,使脉络不通,不通则胃脘疼痛。
  2.从肺而言,肺属金,“为气之枢”,“主宣发”,性“肃降”。肺与消化道的末端-大肠,互为表里。只有肺气宣达,正常肃降,消化道的气机,从上到下,才能正常排空,纳、泻通畅。若肺气不宣,肃降失常,必然影响肠道的排空和通畅,进而影响整个消化功能,出现大便秘结、排便不畅,纳呆、腹胀,呃逆、呕恶等症。
  3.从肾而言,肾藏真阳,名曰“命火”,若真阳亏虚,命火不足,不能温煦脾土,可致脾阳虚嫩,运化不及,从而出现纳呆、腹胀,畏寒肢冷,大便稀溏等症。一般来讲,脾胃病之属虚寒者,其体内原因,大都与肾阳虚有关。
由上所述,脾胃病的治疗,不能仅局限于脾胃本身,而要统观全局,连及它脏,进行整体辨证分析。凡与情志、情绪有关者(如生气、抑郁、压力、紧张等),定要同时疏肝理气,调畅气机;若伴有胸闷、痰多,或轻咳、大便不畅或大便秘结者,要注意宣肺化痰,肃降肺气;若确属脾胃虚寒者, 在温补中阳的同时,还要适当选用附子、肉桂、仙灵脾、鹿茸等温补肾阳。
  验案例举3.黄鬃,男,26岁,洛阳市李楼乡居民,2012年11月30日诊。一年来常胃脘疼痛,经西药多次治疗,未根治,一周前生气后过量饮酒致病情加重。现胃脘持续疼痛,阵发性加重,饥饿时尤为明显,食后缓解,伴口苦,泛酸,便干。我院胃镜提示:贲门隆起病变;慢性浅表性胃炎,局部糜烂。舌质暗红,舌苔黄厚,脉弦数。证属肝胃不和,热郁作酸,腑气不通,升降失常。治宜疏肝和胃,清热制酸,导下通腑,辛开苦降。处方:太子参10克、丹参9克、柴胡9克、黄芩9克、半夏9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9克、吴茱萸7克、黄连7克、海螵蛸15克、内金10克、白芷9克、蒲黄7克(单包)、五灵脂7克、杏仁9克、浙贝母13克、公英13克、元胡15克、炒白芍30克、炙甘草9克。每天一剂水煎服。
  12月8日诊:连服上方8剂,脘腹疼痛明显减轻,大便干结亦明显改善,厚苔变薄,仍稍泛酸。疗效既著,治仍宗上方化裁:太子参10克、柴胡9克、黄芩9克、半夏9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5克、蒲黄7克(单包)、五灵脂7克、浙贝母13克、元胡15克、白芷9克、广木香9克、砂仁9克(另包后下)、云苓30克、海螵蛸15克、吴茱萸7克、黄连7克、炒白芍20克、炙甘草9克。每天一剂水煎服。
  12月25日诊:连服上方14剂,脘腹疼痛基本消失,腹胀、泛酸亦失,大便转调,黄厚苔渐退。病近痊愈,治仍宗上方出入:生黄芪20克、太子参10克、柴胡9克、黄芩9克、半夏9克、白术10克、枳实5克、桔梗9克、广木香9克、砂仁7克(后下)、浙贝母13克、公英9克、云苓30克、佛手9克、蒲黄7克(单包)、五灵脂7克,炒白芍15克。
  2013年元月5日诊:又服上方十剂,诸证皆失。现能吃能喝,精神转佳。遂拟下方予以巩固:太子参10克、白术10克、云苓30克、陈皮9克、半夏9克、广木香9克、砂仁7克(后下)、浙贝母10克、内金9克、公英9克,海螵蛸15克、杏仁9克、炒白芍15克、炙甘草9克。10剂,每天一剂水煎服。同时嘱其生活规律,按时就餐,忌食辛辣,坚决戒酒。
  验案例举4.尤鬃,男,69岁,新安县,磁涧乡农民,2012年2月17日诊。患者一年来常胃脘疼痛,胃镜检查提示:慢性浅表性胃炎。屡经中西医诊治,未能根治。 近因生气时和抽烟过多而加重,特求诊于余,刻诊:胃脘持续性胀痛,阵发性加剧,伴腹胀,胸闷,呃逆,泛酸,口苦,纳呆,大便粘而不爽。舌质暗红,有瘀血点,舌苔薄黄,脉沉弦紧。证属肝郁气滞,肺气不宣,脾胃不和,气机升降失常。治宜疏肝宣肺,健脾和胃,理气活瘀,通降腑气。方由小柴胡汤合丹参饮、枳术汤、失笑散化裁:太子参13克,丹参10克,柴胡9克,黄芩9克,姜半夏9克,白术10克 ,枳实5克,桔梗9克,吴茱萸5克,丁香5克,浦黄7克(单包),五灵脂7克,批把叶9克,旋复花9克(单包),白芷9克,海螵蛸10克,内金10克,炙甘草9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,嘱其避免生气并坚决戒烟。
  2012年3月2日诊:连服上方10余剂,胃痛渐止,胸闷、泛酸、呃逆均消失。现食不知味,大便仍觉不畅。舌苔稍黄厚腻。继以健脾化湿,芳香开胃,通降腑气为治。处方:太子参13克,辽沙参9克,苍术10克,川朴9克,陈皮10克,法半夏9克,藿香9克,杏仁9克,白蔻仁9克,苡仁10克,内金10克,焦三仙各13克,枳实3克,砂仁9克(单包)佛手9克,炙甘草9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  2012年3月16日诊:续服上方12剂,诸证皆失,饮食大增,自觉神情气爽。遂予香砂养胃丸巩固收尾。
  三.“健”、“和”为纲,复其升降,分型施治,不可拘泥
  脾具土性,喜燥恶湿,主运化,其气以升为常;胃为水谷之海,主受纳, 具腐熟之能,其气以降为顺。
  脾与胃的不同特性和相得益彰的生理功能,决定了脾胃病的治疗中,脾首先在于“健”, 在“健”的主导下,宜养,宜温;胃首先在于“和”,在“和”的主导下,宜通,宜润。可见健脾和胃,乃治疗脾胃病之大“纲”。正如叶天士所云:“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”。 通过“健”“和”的调理,使脾与胃的表里关系更加和谐和协调,使中焦之清气得以升达,使胃腑肠道之浊气,得以通降。中焦气机升降正常,则体健矣!
  健脾常用药物如生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山药、炙甘草等;常用方剂可择补中益气汤、黄芪建中汤、四君子汤、香砂六君子汤等;和胃常用药物如枳实、砂仁、内金、陈皮、佛手、石斛、焦三仙、川朴等;常用方剂可选平胃散、枳术汤、调味承气汤、保和丸等。
  落实到具体治疗,师常常根据病史及就诊时的具体病情,在“纲”的统领指导下,分为五型作为辨证施治之圭臬:
  1.脾胃虚寒型—证见脘腹隐痛,受凉痛甚,喜温喜按,形寒肢冷,兼见面色无华,乏力神疲,脘腹痞胀,纳呆便溏,小便清长,唇淡口和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、微弱—治宜健脾养胃,温中祛寒—方以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化裁。
  2.阴虚内热型—证见脘腹灼热疼痛,虽痛喜按;手足心热,口干口渴;兼见脘腹嘈杂,饥不欲食;舌燥乏津,或为剥苔,舌质淡红,或有裂纹,或镜面舌;脉沉细数—治宜滋阴养脾,润燥和胃—方以沙参脉门冬汤合甘凉益胃汤化裁。
  3.湿热蕴阻型—证见脘腹痞闷,口苦口粘,肢体困倦,头昏不清,舌苔黄厚腻,兼见纳呆、呕恶,大便或稀汤,或粘腻不爽,脉濡、细数—治宜健脾和胃,清热化湿—方用黄连二术汤合三仁汤、霍朴夏苓汤化裁。
  4.肝胃不和型—证见脘腹胀痛,连及胸胁,生气加重,或伴精神抑郁,善太息,嗳气频作,泛酸嘈杂,性急易怒,口干口苦,舌质淡红,边有齿痕,脉沉弦或滞—治宜疏肝理气,健脾和胃—方用小柴胡汤和逍遥散等化裁。
  5.气滞血瘀型—证见脘腹刺痛,痛有定处,痛久不已,兼见腹痛拒按,食后痛剧,呕血便黑,肌肤甲错,舌质紫暗,或有瘀斑,脉沉滞、细涩—治宜活血化瘀,疏肝理气,兼以健脾升清,和胃止痛—方用丹参饮合膈下逐瘀汤、失笑散等化裁。
  由于慢性脾胃病,病程较长,男女老幼,体质差异较大,临床表现纷杂多端。尤其是许多患者往往表现为寒热交错、虚实兼挟,此类症候,目前尚难以确切总结其辨证规律。故脾胃病就辨证类型而言,远非以上五型所能全部概括。临证操作,应以症为凭,临机决断,认真分析,仔细审辨,不可拘泥,死板硬套。
  验案例3.张鬃,女,57岁,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农民,2006年,6月27日初诊。患者胃脘疼痛十余年,经多次胃镜检查,均示为慢性糜烂型胃炎,屡经中西医诊治,未获痊愈,近因情志不遂病情加重。刻诊:胃脘腹(中、上脘)部持续性胀痛,阵发性加重,每食后或生气后加剧,甚则剧痛难忍。伴腹部撑胀,纳呆,大便稍干不爽。舌质暗红,边有瘀斑,舌苔薄黄;脉沉弦滞。证属肝郁气滞,乘脾犯胃,热邪内蕴,血瘀胃络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。治宜疏肝理气,清热活瘀,健脾和胃,通降胃气。方用丹参饮、小柴胡汤、枳术汤、失笑散、芍药甘草汤等化裁:丹参13克,柴胡9克,黄芩10克,法半夏 9克,白术10克,枳实5克,浙贝母9克,公英15克,浦黄7克(单包),五灵脂7克,佛手9克,三七粉5克(冲服),广木香9克,砂仁9克(后下),元胡15克,炒白芍30克,炙甘草9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  2006年7月4日二诊;服上方七剂疼痛渐失,饮食显增,大便较前通畅。现仍撑胀。舌质瘀斑减少,黄厚舌苔变薄,脉沉弦。治宜疏肝理气,健脾和胃,通降腑气:太子参13克,柴胡9克,黄芩9克,法半夏9克,白术10克,广木香10克,砂仁9克,郁金9克,佛手9克,浙贝母13克,川朴9克,枳实3克,炙甘草9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  2006年7月16日三诊:服上方10剂,诸证皆除,饮食大增,大便转调,精神转佳,患者喜不自禁。遂予香砂六君子汤加三七粉、浙贝母、海螵蛸、鸡内金等,加工为细微粉剂,每日30克,煎煮10分钟,分两次饮服,连服三月,病情未反复,2006年10月28日胃镜复查提示:轻度浅表型胃炎。
  验案例举4.牛鬃,男,54岁,2004年2月26日初诊。患者18年前始患胃病,常胃脘疼痛,久治不愈,近三年不但疼痛频繁加重,而且大便时常下血,特转求中医诊治。刻诊:右上腹持续疼痛,每饥饿或后半夜疼重,常在睡眠中疼醒,伴乏力、腹胀、纳呆、消廋,大便色黑,如柏油状。我院电子胃镜提示:胃底粘膜充血水肿,散在渗出红斑;胃体充血糜烂;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脉沉无力,舌质淡红,舌苔黄厚。证属脾气虚弱,胃失和降,中焦郁热,灼伤血络。治宜益气健脾,辛开苦降,清热和胃,止疼止血。处方:生黄芪25克、半夏9克、黄芩10克、黄连7克、白术10克、云苓30克、广木香9克、三七粉7克、黑地榆10克,杏仁9克、白芨9克、海螵蛸15克、内金10克、公英15克、元胡15克、炒白芍30克、炙甘草9克。
  2004年3月9日诊:上方连服14剂乏力显减,柏油便消失,仍疼痛、腹胀。治宗上方加砂仁、佛手9克、生蒲黄7克、五灵脂7克。
  2004年4月16日诊:上方连服30余剂,疼痛显减,腹胀亦减,仍宗上方稍作出入:党参10克、白术10克、陈皮9克、半夏9克,黄芩10克,黄连6克、吴茱萸6克、海螵蛸15克、广木香9克、白芷9克、杏仁9克、生蒲黄6克、五灵脂6克、公英10克、炒白芍30克、炙甘草9克。
  2004年7月12日诊:上方连服60余剂,胃疼基本消失,腹胀亦消,食量大增,体重较疗前增7公斤,精神明显好转,继以黄芪健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化裁,又服30余剂。胃镜复查证实,“胃内及十二指肠未见炎性及溃疡病灶”。
追访至2001年未见复发。
  四.补泻有度,掌握分寸,大苦大寒,慎之又慎
  脾胃位居中焦,为气血升降、运布之枢纽,一怕气机滞涩,又怕气机壅遏;胃又为“火”府,胃阳充盛,水谷才能在胃中腐熟,才能化为食糜,进而转化为能以吸收的水谷之精微。鉴于此,治疗中必须顾及脾胃“宜健”、“宜升”、“宜通”、“宜降”、“宜清”、“宜润”的生理特性。治疗的成败,除与正确辨证有关外,还要注意方药运用的主次和搭配要得当、合“体”(即要合乎病机 ),药物的用多用少也要仔细掂量,做到补泻有度,掌握分寸,大苦大寒,慎之又慎。比如,若气虚,除非严重中气下陷者,黄芪可重用至30-45克,一般情况用10-15克可矣,恐补力不足时,也可增适量党参(或太子参)相助,不可盲目大量,补气药不是越多越好,否则,或“气有余便为火”,打破内在的阴阳平衡,出现诸多变证,或导致气机壅遏,影响气机的升降,从而加重原有病情;若属胃热,除非大实热症,证见胃脘灼热,口干口渴,喜凉饮,大便干结,舌苔黄厚者,黄芩、黄连、大黄、枳实可用至10克以上,公英可用至15克以上,生石膏可用至30-50克以上。一般情况下,黄芩、大黄、枳实,鲜有超过10克者,若妄用苦寒,不但损伤脾胃,而且殃及中阳,使病情加重或更加复杂。特别是枳实,因其有“冲墙倒壁”之功,更不能盲目妄用,若大便不甚干燥,只是不够通畅,师仅用其3-5克通通腑气而已。非大实热症,而又必须清热者,黄连用量仅用3-5克即可,师用药之谨慎可见一斑;若属虚寒,除非严重中阳衰微,出现四肢逆冷,泛吐清水痰涎,大便溏薄挟见完谷不化者,可重用制附子15克 -30克(嘱久煎),配以干姜5-10克,一般情况下用前者鲜有超过10克,用后者鲜有超过5克者,否则,妄用大辛大热之品,一可酿生内火,耗阴伤血,变生它症,二则辛热之品的毒性亦不可掉以轻心,稍有不慎,则可招致祸端。
  验之临床,对病的辨证非不准也,选方亦无误也,然不效者,多责之药量不当也。对此应明察秋毫,锤炼功夫。切记对药量的应用,定要仔细斟酌,不可盲目,不可妄用,中病即止,慎之又慎!
  验案例举5:郑亚玉,女,50岁,福建蒲田人,2004年7月11日初诊。患者一年来常呃逆,屡经中西医治疗未根治,病情时好时坏,月前因进食生冷,症状加重。刻诊:呃逆频作,每受凉或夜晚加重,伴腹胀、纳差,大便略溏;查见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;脉沉无力,右关尤甚。证属中焦虚寒,胃失和降。治宜温中散寒,和胃降逆。处方:党参12克、白术10克、云苓15克、陈皮10克、半夏9克、干姜7克、丁香6克、旋复花9克(单包投入)、焦揸9克、炙甘草9克。
  7月22日二诊:服上方10剂,食欲明显改善,腹胀大有好转,呃逆稍减,大便仍溏。遂宗上方,加炙棉芪15克、炒白芍15可、桂枝9克、吴茱萸7克、炙附子7克、生姜三片、红枣5枚。
  8月3日三诊:继服上方10剂,呃逆明显减轻,腹胀消失,纳食正常,大便转调。再治仍宗黄芪健中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化裁。
  8月15日四诊:上方又服10余剂,来诊时,患者喜笑颜开,情不自禁地说:“太感谢了,折磨我一年多的病总算痊愈了,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轻松、舒服。”病既痊愈,终予香砂六君子汤7剂善后收功。

版权所有: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
乔振纲工作室声明:网站所有学术性文章及肖像未经我站许可严禁转载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 豫ICP备10025230号

投稿邮箱:qzggzs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