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医案精选>肝胆病


胁疼(慢性胆囊炎)案

字体【    发布时间:2019-03-26    文章来源: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 

  王鬃,女,38岁, 偃师县农民,1986年1月5日初诊。患者三年来常右上腹疼痛,时轻时重,每餐食油腻食品易发作,乡医院曾按胃病、肝炎治疗无明显效果,县医院B超检查确诊为“慢性胆囊炎”,经服利胆醇、消炎利胆片等一度减轻,近因情志不遂病情加重,刻诊:右上腹持续胀痛,昼轻夜重,脂餐后剧痛难忍,伴纳差、恶心、厌油、腹胀,吐黄色苦水;小便黄,大便粘腻不爽;舌质暗红,苔薄黄;脉弦滑数。证属肝郁气滞,湿热蕴胆,胃失和降。治宜疏肝利胆,清热化湿,和胃降逆。处方:柴胡、半夏、陈皮、枳壳、黄芩、竹茹、砂仁、川楝子各9克,郁金、虎杖各13克,蒲公英15克,败酱草30克。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  2月26日二诊:连服上方10剂,右上腹痛明显减轻,但仍口干苦,腹胀,大便干,脉沉弦,舌红、苔黄。治宗上方,改枳壳为枳实9克,加大黄10克(后下),续服3剂。
  3月1日三诊:腹痛大减,腹胀已除。口苦消失,大便转调,惟恶心时作。证乃肝胆郁热扰及胃府。治仍宜疏肝利胆,清热和胃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陈皮、枳壳、竹茹、藿香、砂仁、公英各9克,郁金13克,败酱草15克。
  3月9日四诊:服上药5剂,诸证悉除,病告痊愈。继以疏肝利胆汤原方续服7剂,以资巩固。
追访半年未复发。1986年9月10日B超复查报告:胆囊轮廓清晰,大小5.7?.1cm ,囊壁不厚,囊内透声良好,脂餐后胆囊大小3.8?.1cm ,证实其疾确愈。
  :慢性胆囊炎多因情志拂逆,郁怒伤肝,肝胆疏泄失常;或因感受湿热之邪,或过食肥甘酒浆,化生湿热,影响疏泄,致气机郁滞,不能正常通降而为病。因此,其治疗当以疏肝理气,清热利胆为主。父自拟”疏肝利胆汤”(柴胡9克,黄芩10克,半夏9克,郁金13克,元胡15克,赤白芍各15克,蒲公英10克,虎杖10克,广木香9克,枳实9克,败酱草15克)即据此立意。此方实为小柴胡汤的变方。该方经实验研究,证实具有良好的“利胆作用”,适当加入清热和胃之品,其药理作用与慢性胆囊炎之基本病机非常切合,故疗效确切。

版权所有: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
乔振纲工作室声明:网站所有学术性文章及肖像未经我站许可严禁转载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 豫ICP备10025230号

投稿邮箱:qzggzs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