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医案精选>肝胆病


胁疼(慢性乙肝)案

字体【    发布时间:2019-03-26    文章来源: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 

  王鬃,女,63岁,广州市工人,1999年6月27日初诊。患者慢性乙肝已十多年,屡经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,特转求中医。刻诊:乏力、神疲、纳呆,肝区隐痛,大便频溏,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边又瘀斑,舌苔黄厚腻,脉弦细。肝功检查:ALT706,AST448,TBIL25,r-GT168,透明质酸390,乙肝五项指标为大三阳。证乃肝郁脾虚,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。治宜疏肝健脾,清热化湿,理气活瘀。处方:太子参、郁金各10克,丹参、柴胡、白术、砂仁、三七粉(冲服)各10克,苡仁、虎杖、公英各15克,鳖甲(先煎)、猪苓、白花蛇草各30克,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  8月29日诊:服上方60余剂,肝区疼减,食欲显增,仍乏力、腹胀、便溏,面色晦暗。治宗上方,加生黄芪15克,续服。
  11月19日诊:上方出入,续服90余剂,胁疼基本消失,精神明显好转,饮食大增,面色转润,大便转调。化验检查:ALT38,AST42,r-GT94,透明质酸204.7.
  上方随证加减,又服两月余,诸证皆失,肝功复查各项均转正常,乙肝五项指标中乙抗原已转阴。
  :家父治疗慢性乙肝,强调益气扶正,立足整体调理。通过扶正固本,改善全身状况,增强肌体免疫力。在整体调理中,把“疏肝健脾”视为关键环节,贯穿治疗始终。在恪守以上原则的前提下,酌情清热解毒,兼以活瘀软肝,如此守方缓图,坚持足够疗程,多能获得可靠疗效。反之,若囿于“病毒”,忽视肌体本身,一味筛选、罗列所谓的“抗病毒”中药,其结果只能是损伤脾胃,剋伐正气,再治难矣。

版权所有: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乔振纲名医工作室

乔振纲工作室声明:网站所有学术性文章及肖像未经我站许可严禁转载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 豫ICP备10025230号

投稿邮箱:qzggzs@163.com